For investors
股价:
5.36 美元 %For investors
股价:
5.36 美元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广州IT培训分享:根据行为设计学对上述的几个心理学小案例分析,这里面暗藏3个关键因素:
1.这个人必须自己想做这件事(意愿/动机) ——如果一个人对这件事没有做的意愿,是不会去做的。
2.这个人要能做到这件事(能力/成本)——也就是说这件事付出的成本越少越好,执行起来越简单越好。这里说的成本包括时间、物质、体力、心理、社会意识等各种形式的“成本”。
3.适当的时候要提醒他做这件事——你得提醒他做这件事。但只有满足了以上两点,你的提醒才有意义。我们的文案,广告以及各种营销活动目的就是提醒消费者。我们所设计的提醒要达到目的,前面两项的存在是前提。如果用户根本没有意愿,你所做的提醒则会视为骚扰,如果用户有意愿,但是达成这个目的的流程难度复杂,成本太高,他也会感到困扰而放弃。
【广州达内培训】:这3个关键因素的前两个前提,对所要“设计”的行为能否达成所产生的影响,我们用一个简单模型图来看行为设计最基础的理论:
可以清晰的了解:动机越强,难度成本越低,目标越容易达成,而用户的配合度与满意度也就会越高。这里的3个关键因素也是行为设计核心要点,下面我通过一些收集的案例来进行展开讨论:
一、意愿/动机 包括:
直接动机、间接动机;我这里找了一个Uber如何调动司机意愿,使其更长时间载客的例子来理解“意愿/动机”这个点:
在资料上看到Uber在如何让司机一天内尽可能时间更长的载客工作,在司机端上做了一个叫“动态目标”的功能。Uber了解到很多车司机习惯每天给自己定一个目标,比如挣500块钱。但这种“固定目标”对Uber这样经济参与者与平台无直接隶属关系的信息中介性质平台型公司来说效率很低,因为司机一旦挣够了500块钱就不干了。
【广州IT培训】:Uber的做法,是给司机一个“动态目标“。一个司机跑累了,他点击手机APP说我要下线,Uber会立即给司机弹出一个提示:“你今天只要再挣30元,就能挣够500元,你真的想现在就下线吗?”这个500元可能你昨天挣了大概500元。也可能的是没有任何理由,Uber就是想在前面找个整数,吸引你继续开车。等你挣到500元它又会问你为什么不挣到600元试试看?这种动态目标就好像挂在小狗眼前的骨头一样,总是差一点够到。
二、能力/成本 包括:【广州达内IT培训】
时间成本、金钱成本、体力脑力付出、社会压力、习惯惯性等;
现在很多视频应用,在一集快要结束的时候,下一集就已经出现在屏幕上。你什么都不用做,它就能自动播放。你想停下来反而还需要去做点什么——比如要去按个暂停键。那这就是通过最大限度降低用户操作成本,来把用户尽可能长时间的粘在产品上的典型例子。